大家應該對齊柏林導演不陌生,台灣空中影像紀錄貢獻名單中,絕對有他的一席之地,他留下許多珍貴具價值的影像,讓人敬佩。
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,在淡水得忌利士洋行後棟的「齊柏林空間」,每年舉辦一特展。
第一年是《見山》,第二年是《逐岸》,今年已來到第三年,特展主題為《映河》。

將展場分為四個展區:
A.河流開始的地方
B.沈浸在流動之中
C.與河映照的我們
D.成為一片寬廣的齊柏林

B區 沈浸在流動之中
此空間為影像播放,在幽微場域裡,策展人從齊柏林導演近千小時的影像素材裡,出46顆鏡頭製成影片,台灣河流在此一覽無遺,織著河流與人們的互動,巨幅影像從牆面延伸至地面,成一種身入其境的震撼感。

C區 與河映照的我們
小編很認同一句話:「淨灘,只是海邊而已,
因為河流最終流到海,絕大部分都是從河流帶下來的垃圾,邊人們嬉戲所留下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
河流的垃圾若不減少,
這區是全展覽中最讓小編震撼的,因為把你所想像中的河流顏色,
一般人對彩色的印象,總是多采多姿,但對於河流而言,
展區有一處「調色盤」觸控台,各種河川顏色讓民眾點選。
這些奇異的顏色背後,隱藏的卻是:牛仔褲工廠、金屬工廠深夜排放的廢水、土石流水災、乾枯、
優養化問題,


不得不說,許多蓋在河邊的製造業、科技業零件工廠,了貪圖方便、自身利益,而將污染環境的有毒物質倒入河中,
另外有關於台灣河流的四組單元Q&A,很值得大家拿起來翻閱,
不單只是吸收知識,還有反芻思考。

D區 成為一片寬廣的齊柏林
我們到了河川的最終,迎來海洋。
齊柏林導演在2017年的六月,因空中拍攝《看見台灣II》時,花蓮山區意外墜機,因此《看見台灣II》無限期停拍。留下了許多珍貴影像與素材,撼動台灣人內心,對這片土地的關懷。也希望有更多像齊柏林導演的人,一起重視、

或許很多人跟小編一樣疑惑,為什麼齊柏林空間會在淡水設立呢?
其實是過去齊柏林導演十分眷戀淡水獨有的風情,
2013年,電影院播映著台灣紀錄片《看見台灣I》,後一幕由台灣原聲合唱團一群孩子們,在玉山山頂
上,輕快有力的唱著《拍手歌》,讓小編感動不已,後來也買了書籍《我的心,我的眼,看見台灣》
作為收藏。
台灣小,但非常美,
溫柔也堅韌。
《看見台灣I》的前導預告
未能上映的《看見台灣II》當時預告片
雖然《看見台灣II》未能完成,但為延續齊柏林導演的遺志,生前未曝光的影像整理過後,
推出《美麗台灣2.0》,
展覽資訊:
日期|2021/10/9 至 2022/秋
時間|周二至周日10:00-18:00
地址|齊柏林空間(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-1號,
電話|02-2629-19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