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思考暫停的意義,重載世界的光景
從2007年開始,新光三越國際攝影系列活動(2022 SKM PHOTO),每年都會舉辦國際攝影大賽與聯展,吸引上萬參觀人次與攝影愛好者前來參與。展覽分成A.B兩區,A區是免費參觀,展出得獎者優秀作品成果,以五張照片敘述一則影像故事,不限拍攝主題,甚至打破舊有攝影比賽的條件,建構獨有視覺藝術風格;B區是購票入場,是國際攝影師的主題個展。
每年的2月底~4月,會在全台的新光三越巡迴展出。
這次展覽的主題,小編很有感,因此直接放在美學標題裡。
因篇幅有限,在此僅介紹B區,讓我們用眼睛嘗盡世界各地的光景,一起踏上旅程吧!
我們身處在這個世界裡,因突如其來的疫情,已經進入到第二年,阻斷了旅遊,失去實際探索文化交流的機會……是否你也跟小編一樣,覺得在某種程度上,感覺世界正在慢慢遠離自己呢?
雖然網路發達,資訊取得容易,但臨場真實感與文化衝擊性,仍然無法取而代之。
展覽入口
主辦單位相當用心,讓人一進來展區,看見佈置成登機口的樣貌,就十分有感~
也算是過乾癮,讓無法出國的我們,心中得到一絲寬慰,用世界各地的美景,來餵養我們思念的心,期待不久後,便可打開國境之門,大家可以平安快樂的去探索遊玩。
B區展覽分成兩個個展,一位是極境旅行攝影師馬賽(Masai Kyo),另一位是紀實/藝術攝影師克萊爾.托馬斯(Claire Thomas),下方簡單為大家做個介紹。
久違.世界 – 馬賽Kyo攝影展
馬賽是標準斜槓創意人,廣告人、極地攝影師、平面設計師、插畫家、旅行圖文作者等多元身份。曾二十多次踏入極圈,熱愛旅行,走過五十多個國家,長途跋涉前往北極、南極,只為尋找地球原始樣貌的美麗。
他曾於2008年參加「SKM PHOTO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大賽」獲獎後,就啟發他透過鏡頭去說故事,後續屢屢獲得東京MIFA國際攝影獎、布達佩斯BIFA國際廣告獎等,展現藝術才華。
也因如此豐富的經歷與身份,造就了他的「攝影心眼」格外不同。
《巨大的驚喜》 攝於 東加王國
這張照片難得的是,如何在平靜的海面,精準知道牠的方位,並且抓住牠突然躍起的那刻,按下快門,才是最不容易的。因為動物是不可控的對象,很靠運氣~
《冷暖之際》攝於 紐西蘭
這是馬賽從皇后鎮往奧克蘭的機艙外所拍攝的,黃昏夕陽映照在大海,呈現大片的金黃,非常壯觀;陸地在空氣與光的合作下,呈現鮮藍色,這樣的搭配,在色彩構圖上十分大膽。(突然猛一看,以為是烏克蘭的國旗…..不過顏色恰好是顛倒的)
《零下六十度的飛行》 攝於 俄羅斯 奧伊米亞康
在極地氣候,一般3C產品通常都幾乎難以使用,不過馬賽仍然冒著這樣的風險,讓一架空拍機上去拍攝了這世界的冰冷面貌,在短短五分鐘內,拍攝完這張後,空拍機就直接應聲落下。(這照片頗貴)
行旅世界 – 克萊爾.托馬斯攝影展
英國紀實攝影師克萊爾.托馬斯,首次來台展出,作品主要是圍繞人權、人道主義、政治與軍事衝突、環境危機議題。她在伊拉克、阿富汗、約旦、土耳其、黎巴嫩、希臘等國,為聯合國機構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執行任務。她的作品曾刊載於紐約時報、衛報、國家地理雜誌、綠色和平雜誌等,並入圍多項國際獎項,比如英國最佳記者、最佳攝影作品等。
在疫情的烏雲籠罩世界的情況下,讓人們重新回憶起世界的自然與人文之美。
《森林之王》 攝於 納米比亞 奧康吉瑪自然保育區
在納米比亞的野營之旅,正好捕捉到獅子要掠食的前一刻,那樣專注、沉穩、莊嚴的影像。不禁也深深撼動攝影師自己,在瘧疾恢復期間,鼓舞了她。
攝影本身即是有意義的觀察,而動物有著治癒人心的作用。
用心觀察並且拍攝野生動物們,兩者搭配起來,便是一個心靈療癒的過程。
《Arkalak與他的夥伴》 攝於 蒙古 阿爾泰山
「人類不僅為了生存而努力,而是為了自己與家人打造更美好的未來。」
在蒙古,遊牧家庭面對衝突、佔領與被迫遷移的狀況,靠著許多人眼中的微薄資源勉強生存。他們小小年紀就得學會放牧與訓練獵鷹來幫助家裡,而失去求學機會。
但也因此,他們與動物相處的模式,比我們來得更純粹,那是互相依靠的濃厚情感,很讓人感動。
《通往瓦爾迪茲的路上》 攝於 阿拉斯加 理查森公路
這件作品相當有層序感,從平坦的陸地,一路延伸到盡頭靄靄白雪的山景,這中間的崎嶇,只有開車的人才能領略,整個構圖上是相當穩的,但隱含其中的,仍有冒險未知的元素。
這一場展覽看下來,太多我們既陌生又熟悉的影像,發生在這顆星球上。
大家在同樣的空間與時間裡,各自延伸美麗的故事。
我們有權利享受自然給予的一切,當然也有義務學習如何讓環境越來越好,也包括維持和平。
台中、台南的朋友,接下來就可以去看看囉!
展覽資訊:
3/12 – 3/23 台中中港店新光三越 10F
3/26 – 4/6 台南新天地6F C區
全票 200元
優待票150元
(卡友獨享優惠,可至官網瀏覽)
資料來源:新光三越國際攝影展官網 / 拍攝、文字編輯: J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