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映河》你看見了什麼? – 齊柏林空間特展

展覽藝術

《映河》你看見了什麼? – 齊柏林空間特展

大家應該對齊柏林導演不陌生,台灣空中影像紀錄貢獻名單中,絕對有他的一席之地,他留下許多珍貴具價值的影像,讓人敬佩。

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,在淡水得忌利士洋行後棟的「齊柏林空間」,每年舉辦一特展。
第一年是《見山》,第二年是《逐岸》,今年已來到第三年,特展主題為《映河》。

 

將展場分為四個展區:

A.河流開始的地方
B.沈浸在流動之中
C.與河映照的我們
D.成為一片寬廣的齊柏林

 

A區 河流開始的地方

雨緩緩落下,形成河流的起源,由高處往低處流動,從無人之境,一路流到鄉村田野與都市大樓,直達海洋。齊柏林導演透過空拍,用鳥的高度,記錄著這些河川的美麗與無情,歡樂與哀愁。

廊道兩側皆以偌大照片展示,也標示該處位置,不過建議大家去看展時,可以考慮定點專人導覽,對我們居住的台灣環境,才會更深入了解。

 

B區 沈浸在流動之中

此空間為影像播放,在幽微場域裡,策展人從齊柏林導演近千小時的影像素材裡,選出46顆鏡頭製成影片,台灣河流在此一覽無遺,交織著河流與人們的互動,巨幅影像從牆面延伸至地面,形成一種身入其境的震撼感。

C區 與河映照的我們

小編很認同一句話:「淨灘,只是海邊而已,為何不是先從源頭河流開始呢?」
因為河流最終流到海,絕大部分都是從河流帶下來的垃圾,海邊人們嬉戲所留下來只是其中一小部分。河流的垃圾若不減少,那海邊的垃圾也始終清不完的,沒有太大意義。
這區是全展覽中最讓小編震撼的,因為把你所想像中的河流顏色,都顛覆掉。

一般人對彩色的印象,總是多采多姿,但對於河流而言,是讓人內心哀痛也憤怒的。
展區有一處「調色盤」觸控台,各種河川顏色讓民眾點選。
這些奇異的顏色背後,隱藏的卻是:牛仔褲工廠、重金屬工廠深夜排放的廢水、土石流水災、乾枯、優養化問題,才會造成紅色、黑色、深綠的河流…。

不得不說,許多蓋在河邊的製造業、科技業零件工廠,為了貪圖方便、自身利益,而將污染環境的有毒物質倒入河中,這些毒素緩緩地流入海洋,最後危害的不僅是環境、魚群、動物,更是我們人類自己啊。

另外有關於台灣河流的四組單元Q&A,很值得大家拿起來翻閱,問問自己瞭不瞭解?
不單只是吸收知識,還有反芻思考。

D區 成為一片寬廣的齊柏林

我們到了河川的最終,迎來海洋。

齊柏林導演在2017年的六月,因空中拍攝《看見台灣II》時,在花蓮山區意外墜機,因此《看見台灣II》無限期停拍。他留下了許多珍貴影像與素材,撼動台灣人內心,對這片土地的關懷。也希望有更多像齊柏林導演的人,一起重視、關心台灣環境議題。

各項齊導收藏相關攝影器材物品之展示

 

或許很多人跟小編一樣疑惑,為什麼齊柏林空間會在淡水設立呢?

其實是過去齊柏林導演十分眷戀淡水獨有的風情,空拍作業時也經常循著淡水河口返航,因此看見.齊柏林基金會特別選在淡水設立齊柏林空間,作為台灣環境教育散播與交流的場域平台。

2013年,電影院播映著台灣紀錄片《看見台灣I》,最後一幕由台灣原聲合唱團一群孩子們,在玉山山頂上,用輕快有力的唱著《拍手歌》,讓小編感動不已,後來也買了書籍《我的心,我的眼,看見台灣》作為收藏。

台灣小,但非常美,
溫柔也堅韌。

《看見台灣I》前導預告
未能上映的《看見台灣II》當時預告片

雖然《看見台灣II》未能完成,但為延續齊柏林導演的遺志,將生前未曝光的影像整理過後,推出《美麗台灣2.0》,從2020年12月開始,全台學校或機關可申請公益播放。這樣的用意在於,將環境保育的概念深入下一代,不再是一個空談的概念,而是實踐。

 

展覽資訊:

日期|2021/10/9 至 2022/秋
時間|周二至周日10:00-18:00
地址|齊柏林空間(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-1號,得忌利士洋行後棟)
電話|02-2629-1996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